找到相关内容608篇,用时26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宣化上人讲:日莲华

    就起来,四点钟做早课;早课以后或者拜佛,或者坐禅,或者念经,或者礼忏,做他自己所要修行的工作。你想一想,这么早起身,就兢兢业业,辛辛苦苦的修行,你说他是消极的吗?由早上三点半起来,到晚间十点半休息,这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3948253.html
  • 梁武帝注解《大品般若经》与“佛教国家”的建立

    一系列的注解、宣讲、礼忏等学术性、宗教性活动,企图建立以皇帝政治主导,以佛法治世为理想的“佛教国家”。本文以武帝著《注解大品经序》为文本,初步抉择、探讨上述主题。武帝注解《大品般若经》,强调该经在《...

    颜尚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4448415.html
  • 当代台湾佛教“出世”性格的分析

    做了相似的描述: 我的故乡,寺庙中的出家人(没有女众),没有讲经说法的,有 的是为别人诵经、礼忏;生活与俗人没有太多的差别。在家信 佛教,只是求平安,求死后的幸福。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5151618.html
  • 论佛教传播史晚期的音乐本土化──傣族和日本佛教音乐的比较

    礼忏仪式,除黄昏、清晨二时礼忏外,皆依新罗风俗,主要按新罗语音进行。在诵经方式上,已有领诵加齐诵、一领众和与对诵等类。在经腔里用的语音和旋律上,凡一人领唱,属偈颂性质的梵呗皆使用中国旋律(唐声),如&...

    杨民康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2851809.html
  • 虚云大师的教育理念

    rdquo;,[⑦]即以礼忏的苦修形式逃避家人的追寻。三年后,他的父亲离开泉州,在妙老和尚的教导下,专修福业,为众作务。《年谱》中称:“予任职鼓山,已满四年,所当职务,自水头、园头、行堂、...

    道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3851829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光学》(3)

    慧解的加强,研读传记、佛教历史、宗派专书、深入经藏。   重视修持的内涵,念佛禅坐、诵经礼忏、奉献服务、护持正法。   辅助教团的弘化,经验传承、助教发展、协办活动、受持斋戒。   如果佛光会员的人生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5751956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与世学》(3)

    受难的日子。因此,佛教徒可于母难日诵经礼忏,或参加寺院举行的报恩法会、大悲忏法会,乃至打斋供众、助印佛书、布施供养等。如果真要为自己作寿,应在六十岁以上,之后每逢十年再过寿,如七十岁、八十岁、九十岁等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051959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实用佛教》(2)

    亲情,如晋朝昙印罹病危笃,弟子法旷七日七夜为其虔诚礼忏;元朝印简遇兵难,犹一如平常事奉其师中观沼公,深受元兵敬重;晋朝法遇因弟子饮酒,仅处罚了事,而未将之逐出师门,收到老师道安寄来的荆杖,于是鸣椎集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451967.html
  • 保唐无住的禅学思想探究

    唐宗为“教行不拘而灭识”,《圆觉经大疏钞》卷三之下说:   其传授仪式,与金门下全异。异者,谓释门事相,一切不行,剃发了便挂七条,不受禁戒。至于礼忏、转读、画佛、写经,一切毁之...间觉,如果离开了人间而谈玄理,它就不符合世间的需要了。   礼忏、转读、画像、写经等行为,虽是有为功德,但世人对于佛法的信仰,是基于现实的心理基础的。经过战乱和贫苦的人们,有渴望幸福和安宁的强烈愿望...

    道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5252224.html
  • 净土决疑论─宋代弥陀净土的信仰与辩议

    阶教的僧侣,礼忏地藏,认为弥陀净土为上行人第二阶根所修,而时当浊恶,人性  页108  卑微,不能行上人之法,“下起上修,障道受苦,法根不会,岂得成功?”并认为弥陀佛像及诸经都是泥龛。而弥勒的信徒又主张...

    黄启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1352274.html